陆地形成

    丹阳,位于江苏省南部、长江下游,界于北纬31°44'~32°08'、东经119°23'~119°54'之间。东邻武进市,南毗金坛市,西北与丹徒县交界,东北濒长江夹江,与扬中市隔江相望。全市总面积1047.31平方公里,其中陆地占81.12%,水域占18.88%。

    丹阳地处宁镇丘陵与太湖平原交替地带,地层单元属扬子区下扬子地层分区。约在700百万年以前的元古宙震旦纪,地壳开始下沉为扬子海的一部分。在长达500百万年的时期内,地壳以下沉为主,海水时进时退,沉积了一套以海相为主的海陆。海陆混合相夹有陆相碎屑的沉积地层,如石灰岩、白云岩、页岩、砂岩、砾岩及煤层等,沉积厚度在8000米左右。
    中生代三迭纪末期,距今约195百万年,地壳开始大动荡,并急剧上升,转为陆地,结束了长期海侵历史。至中生代白垩纪末期,发生过两次大的造山运动:即距今约195百万年的印支运动,使地壳初步隆起;距今约137百万~67百万年的燕山运动,使全境岩层发生褶皱和断裂。侏罗纪晚期至白垩纪早期是活动高潮,在弧形褶皱带有大量中酸性岩浆岩喷发和侵入。至第三纪它们仍有某些活动表现。构造运动形成的褶皱带和构造轴线主要为北东和北北东,局部偏转为北北西;断裂活动也是以走向断层为主,横断层为次。在断裂作用影响下形成的小型凹陷盆地,成为上白垩系和老第三系红色碎屑岩层堆积之场所。中生代以后,地壳活动渐趋稳定,奠定了丹阳这块地域的基本轮廓,形成雏形。
    新生代第三纪,距今6500万~300万年,地壳进入相对稳定阶段,地表不断遭受剥蚀、切割作用。进入第四纪以后,在早中更新世,距今300万~18万年,本地区继续遭受风化剥蚀;在晚更新世,距今18万~1万年,随着长江的发育,地面长期经受河流侵蚀、切割和泥沙堆积作用,逐步形成了山丘、沟谷和平原沼泽滩地。
    根据考古发现,我国古猿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在58万年到62万年之间。据考古学者在南京汤山的古猿人的化石发现,此时古猿人的足迹已至我们苏南地区。如考古学者在丹徒县白龙岗山莲花洞发现了距今二三万年的新人臼齿化石,在溧水县回峰山神仙洞发现距今约1.1万年的新人右颞骨化石,在宜兴市石牛山灵谷洞发现距今约1万年的新人颞骨、下颌骨、眉骨和股骨等化石。这些说明,丹阳这块陆地已经形成万年以上。
    1983年6月和1989年夏,考古工作者分别对丹阳王家山、凤凰山古文化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经专家论证,王家山遗址的古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时期的良渚文化,距今为4000~6000年左右;凤凰山遗址的“地下村庄”是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遗存。这两处的考古发现证明,丹阳在6000年前不仅已形成陆地,而且已有人类在此聚居,开发利用了这片土地。